返回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1章 一拳头打在棉花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卿所奏,骇人听闻,令人难以置信。然……”朱翊钧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李成梁乃国之重臣,坐镇藩邦,肩负御倭重任。其所行所为,关乎朝廷体面,关乎藩属人心,更关乎前线军心!此等大事,岂能仅凭风闻?”
    nbsp“朕,尚不知情!满朝衮衮诸公,亦未见有片纸奏闻!”
    nbsp“江卿……”
    nbsp说着,朱翊钧刻意拉长了语调,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你却是从何处,得知得如此详尽?连腊月二十四日这等具体时日、凶犯人数、乃至朝鲜左议政府邸内的惨状,都如亲眼所见一般?”
    nbsp江东之愣了一下,他原本预想过皇帝会震怒,会质疑李成梁,甚至可能下令彻查……
    nbsp“臣……”
    nbsp“臣……臣与朝鲜国请恩使有旧交。年前,请恩使曾致信于臣,信中……信中提及汉阳惨祸及后续种种,字字血泪,臣……臣读之五内俱焚,深感事态重大,国体攸关,不敢不奏!”
    nbsp“哦?朝鲜请恩使?”朱翊钧的声音带着一丝玩味,更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江御史的交游,倒是广阔得很呐。请恩使有了什么话,不跟朕说,反而给你说?”
    nbsp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帝王的威严:“朕都不知道的事情!满朝文武都不知道的事情!你江御史,却从一位朝鲜使臣的私信中,知道得一清二楚了?这消息真灵通啊!”
    nbsp是啊,如此惊天大事,皇帝不知道,六部不知道,内阁不知道,偏偏一个御史从朝鲜使臣的私信里知道了?
    nbsp这本身,就显得极其诡异和不正常!许多原本对李成梁行径感到愤怒的官员,此刻看向江东之的眼神也带上了怀疑,你消息来源如此蹊跷,所言是否属实?是否被人利用?
    nbsp江东之脸色涨红,急声辩解道:“陛下!臣虽得之于私信,然事关重大,宁可信其有!且信中所述,逻辑清晰,细节详实,绝非空穴来风!陛下只需遣一得力之人,赴朝鲜查问,真相立时可明!臣一片丹心,只为社稷,绝无……”
    nbsp“查问?”朱翊钧打断了他,声音陡然转冷:“江御史,你身为朝廷命官,监察风纪,难道不知大明律?不知祖宗成法?!”
    nbsp“自隆庆年间,高文襄公辅政之时,为杜塞言路壅蔽、防止奸人构陷,便已明令禁止‘风闻奏事!御史弹劾,务必持身以正,查证以实!岂可捕风捉影,仅凭他国一纸私信,便在朝堂之上,公然劾奏国之重臣,动摇军心,扰乱朝纲呢……”
    nbsp“你说宁可信其有?国事岂能儿戏!若人人皆如江卿这般,听风便是雨,仅凭道听途说便敢在皇极殿上攻讦大臣,这朝堂岂不成了市井谣诼之地……”
    nbsp“朕问你,你接到此信后,可曾查证?可曾核实?可曾想过这信中内容,是否朝鲜内部倾轧构陷?是否有人借你之手,行挑拨离间之事。”
    nbsp”朝鲜的国王,是朕亲封的外藩,朕与他也有数面之缘,想聊甚欢,若是李成梁在朝鲜肆意妄为的话,他为何不奏,而是让一个请恩使奏呢。“
    nbsp“在朕看来,这只是朝鲜内部的党争,有人要故意陷害我大明的宁国公,你啊,可别成了刀子。”
    nbsp“臣……臣……”江东之语塞,满腔的悲愤和不平,此刻却像撞上了一堵无形的棉花墙,无处着力,憋闷得几乎吐血。
    nbsp他知道皇帝是在诡辩,是在为李成

第961章 一拳头打在棉花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