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0章 钟磬齐鸣大朝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张国之的部署下,nbsp锦衣卫安插在各个官员家中的眼线,也开始动了……不过,让朱翊钧担忧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nbsp朝鲜的事情,朝中官员好像知道的并不多……根本没有人讨论这个事情。
    nbsp但朱翊钧并没有因此松懈,因为朱翊钧还清楚一件事情,会咬人的狗是不经常叫的。
    nbsp若是,此时朝中真的有人知道了朝鲜的事情,甚至,想着做些文章的话,他极有可能隐藏起来,然后,在大朝会上突然蹦出来。
    nbsp故,朱翊钧并未松懈,一边让锦衣卫的人调查官员是否有串联,自己这边呢,也在积极的准备话术来应对。
    nbsp高老师当个副手,面对这么多同级别的官员围攻,还能游刃有余,而自己,这个做了十八年,风里出,雨里进的皇帝,没道理吼不住。
    nbsp只要做足准备,就没什么好担忧的。
    nbsp万历十七年正月初八。
    nbsp己丑年的第一缕天光,刺破了京师的薄雾。
    nbsp巍峨的皇极殿在晨曦中展现出它无与伦比的威严。
    nbsp沉重的殿门缓缓开启,身着各色朝服的文武百官,如同汇入龙庭的溪流,按照品级序列,鱼贯而入。
    nbsp新年第一次大朝会,空气中弥漫着庄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nbsp钟磬齐鸣。
    nbsp“陛下驾到……”
    nbsp随着司礼太监陈矩一声悠长洪亮的唱喏,身着十二章纹玄色冕旒、腰系玉带的朱翊钧,在仪仗的簇拥下,出现在了朝臣的面前。
    nbsp冕旒十二旒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动,遮蔽了他年轻面容上的神情,只透出一股沉凝如渊的帝王威仪。
    nbsp等着朱翊钧坐下身后,文武百官开始行礼。
    nbsp“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nbsp山呼海啸般的朝贺声浪……
    nbsp文武百官,从首辅申时行到末位小官,皆匍匐于冰冷的金砖地面。
    nbsp“众卿平身。”朱翊钧的声音透过冕旒传来,平和而清晰,听不出喜怒。
    nbsp百官谢恩起身,垂手肃立。
    nbsp大殿内一时静得落针可闻,唯有御座旁铜鹤香炉中升起的袅袅青烟,无声地流淌。
    nbsp按照惯例,朝会首先由内阁首辅申时行奏报岁末年初的政务要情。
    nbsp申时行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沉稳:“启奏陛下。去岁,仰赖陛下洪福,天佑大明。四海虽有小扰,然大体承平。太仓岁入……”
    nbsp他简明扼要地汇报了去年的财政收支、主要工程进展以及边疆动态,重点突出了“岁入丰盈”、“仓廪充实”、“海波渐靖”等积极方面,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欣慰。
    nbsp实际上,申时行是现在大明朝压力最大的一个人。
    nbsp他前面是张居正,辅佐的又是比之前更加激进,更有权威的天子……
    nbsp他深知今日朝会另有重头戏,官立蒙学,故奏报内容精炼扼要,不多赘言。
    nbsp接着,几位部院重臣也依次出列,奏报本部要务,皆是有条不紊,波澜不惊。
    nbsp气氛看似一片祥和,正朝着朱翊钧预设的轨道进行——接下来,就该是内阁抛出酝酿已久的“官立蒙学”章程,由皇帝定调了。
    nbsp朱翊钧的目光透过玉藻,扫视着阶下肃立的群臣,心中那份因朝鲜之事而绷紧的弦,似乎也稍稍松弛了一些。
    nbsp就在朱翊钧微微抬手,准备示意申时行提出蒙学新政之时。
    nbsp“陛下!臣有本启奏!”
    nbsp一个清亮而带着几分激越的声音,打破了殿中刚刚酝酿起的平静。
    nbsp只见从文官班列中,一

第960章 钟磬齐鸣大朝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