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之绝版马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7章 天壤之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多朝臣都从马王、以及马王侧妃樊莺的行事上,看到了他们不同以往的态度,这完全是对太的不敬啊!
    要知道在以往,马王爷是很在意朝堂礼节的,讲话向来不会冲撞到谁,对于一班老臣更是如此,更不必说对太李治了。
    今天不同于以往!是,皇帝允许马王带刀上殿的诏书,今天才被永宁坊拿出来,但这绝不会是马王夫妇二人、对东宫态度突然大变的真实原因。
    因为这份诏书早就有了,但马王在今日之前,一直对太恭敬有礼。那么原因根本不在诏书,如果找不出什么别的缘故,那么一定就是因为他们所说的——
    太对老臣不仁,对幼不慈!
    而李治的态度也很有意思,樊莺那么贬损挖苦,堂堂的太殿下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但愣是容忍着不去计较。
    长孙润站在朝班里也十分奇怪,自从再次升到兵部,他还从未在朝会上开口讲过话。想不到,马王说话竟然这么冲,而且还是对着太。
    长孙无忌转身下殿时,对着对面的老儿使眼色,不让他过度地表现不稳重,不过他看出来了,马王府的态度一下就变了,对李治一点情面都不留。
    回到后边,李治只字未与太妃说他朝堂上所受的委屈,太要她立刻收拾一下,陪同去卫国公府上探视。
    他感觉马王府上所有的王妃一定都会去探病,别看她们来东宫不积极,但去卫国公府,她们一定都会去的。
    李靖是马王殿下公认的老师,眼下卫国公病重,马王府一定会在仁孝上与东宫一较高低,她们不都去才怪。
    那么东宫在这方面不能差过马王府,李治与太妃商量,是不是叫萧氏也去一趟,另外,郑宫人、刘宫人、杨立贞都要去。
    当然,这些女人就与马王府的王妃们没法儿比了,但这不正好说明太李治清心寡欲?不好美色?将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治国理政上?
    临行,太妃还特意提醒李治说,让柳爽带足他信得过的人、加强东宫此行的护卫,绝不能出现一点纰露,因为卫国公府可不是东宫。
    李治当然认同,吩咐柳爽做好准备,不过他不屑地对妻道,
    “寡人这位王兄做事一向快刀斩乱麻,唯独一涉皇族之事,便畏首畏尾,寡人怕者何来!他若敢在卫国公府对寡人发难,拿不出什么‘有力的理由,便是谋逆!”
    ……
    卫国公府,卫国公李靖真的是两天水米未进了。
    他今年已经是七十有,躺在病床上形容枯槁。他快八十岁了,军旅生涯、风餐露宿,让他过早地疾病缠身、远离了朝堂。
    现在,估计已经到灯枯油尽的时候了。
    昨天夜里,卫国公睁开一次眼睛,往日照的明晃晃的烛光,在他眼只剩下了一团昏黄的光晕,而别处漆黑一片,连侍坐在烛光打瞌睡的两名丫环,也掩在朦胧里看不清晰。
    他连抬抬手的力气都不足,裹在被里的两只脚,在昨天早上时开始毫无知觉,到了夜里,麻木感从那里慢慢浸上了膝盖。
    树死枯根,人死麻脚,他不害怕,不想、不动,积攒着最后的力气。
    到了今天早晨,国公的听力好像恢复了,他听到了门外的脚步声,吃力地抬起眼睛看进来人,认出来者是长李德誉,他连夜从归州赶回来了。
    然后卫国公能够说话,眼珠也活泛了一些,他要李德誉扶着自己在床上坐起来,脸朝着门。
    早饭时家人煮了稀粥,卫国公不要,却要了一小杯酒,喝下去后就不多说话了,像是在等什么人。
    随后太和太妃驾到,顺阳王李泰随着也到了。他们分别上前问候卫国公的病情,太断言国公仍能像以往那样,卧床静养一阵便能康复。
    李德誉代替父亲答礼。
    显然太和他带来的几位正妃、侧妃也不是卫国公要等的,因为太妃关切地请卫国公再躺下来时,卫国公并不激烈、但很坚决地拒绝了。
    马王府先到了柳玉如、樊莺两位王妃,卫国公眼睛往两位王妃的身旁看,柳玉如知道他在找马王,对他说,“国公你且耐心等一等,峻很快会来的。”
    李靖听了,神色便现出一副放心的样,好像一个身体健康的老者,在端坐着闭目养神。
    马王府、东宫的人相互见礼,太妃埋怨柳玉如上一次东宫宴不出席,这一次好容易有个机会、在卫国公的家里都到,马王府的人居然还是不齐,搞得东宫的姐妹们想认一认全面,竟然这么难。
    她这就是在说,上一次兄弟相聚,你们不去已有些失礼,这次卫国公病重了,马王府居然只来了两个人。
    卫国公可是马王爷的老师,马王府不知礼节,不如东宫重视此事。
    樊莺接话道,“府的姐妹除了三个有身孕、不方便的,其余可全都来看望过国公了。前天是谢金莲和思晴,昨天是崔嫣和丽容。国公的病这么重,难道我们还要一古脑拥到这里来摆样?”
    樊莺的话针锋相对、暗指东宫,平时对卫国公的病情不闻不问,一来来这么多人,不但虚情假意,还纯属添乱。
    一句话将太妃噎得答对不上,越发显得东宫一下人都来这里,只是做做样,根本没有考虑卫国公府凌乱的状况。
    此时再想,就连上次东宫设宴、马王府人到的不齐,原来也是有原因的。
    柳玉如制止樊莺,不让她在国公的面前多说,打扰国公清静。还对太妃解释,把“罪责”全都推到马王府四位不省事的少王爷身上去。
    一会儿,赵国公长孙无忌到府看望,李德誉连忙迎接,见礼、问候,问药、问寝食,叮嘱……卫国公坐在床上不能多说话,但在目色表示感激。
    江夏王爷也到了,又是一番接洽。
    兴禄坊高府人也到了,来的是滑州刺史高履行、代抚侯高审行,这是高府目前职、爵最高的两个人。
    高审行一进来,一眼看到东宫来的几人里有杨立贞,他一下愣了神。
    这个女此时的身份再也不是午峪吕氏的丫环,而是为太殿下生过儿的杨宫人!

第1207章 天壤之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