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平凡躯壳下的呐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1章 “绝味”的早点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汽“腾”地冒出来,把她的脸都罩住了。“两位稍等,三分钟就好。”
    nbsp棚子底下摆着两张矮桌,桌腿用砖头垫着才勉强放平,桌面上沾着点油渍。陈景辰和黄文斌找了张桌子坐下,塑料凳“吱呀”响了一声。风从棚子的缝隙里钻进来,吹得两人脖子有点凉,黄文斌裹了裹工作服的领口:“这棚子看着不结实,别等下塌了。”
    nbsp“放心,竹竿是实心的,我刚才瞅了。”陈景辰笑着说,视线落在妇人的动作上。她正往锅里下米线,竹漏勺在沸水里搅了搅,米线就变得软软糯糯的。然后她舀了勺红油汤底,往碗里加了点蒜末、葱花,最后抓了把小米辣碎,红得发亮,看着就够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你们是旁边工地的吧?”妇人把两碗米线端过来,放在桌上时,碗边的热气在两人面前凝成了白雾。“天天看见你们穿工作服过去,辛苦得很。”她往陈景辰碗里又加了点小米辣,“看你年轻,能吃辣,多加点。”
    nbsp陈景辰说了声谢谢,拿起筷子搅了搅,红油裹着米线,香气直往鼻子里钻。他夹起一筷子米线,吹了吹送进嘴里,辣味先是在舌尖炸开,接着慢慢渗到喉咙里,最后胃里暖烘烘的,浑身的疲惫仿佛都被这辣味冲散了。“真不错,这小米辣够味。”他忍不住赞道,额头上很快冒出了细汗。
    nbsp黄文斌吃得慢。“阿姨,您这手艺这么好,咋不整个像样的摊子?”他吸溜着米线,说话有点含糊。妇人蹲回煤炉边,添了块煤,火苗“蹭”地窜高了点:“儿子在这边工地上班,我过来照顾他。本来想租个门面,太贵了,就先搭个棚子试试。”
    nbsp她抬头看了看天,雾已经散得差不多了,阳光透过遮雨棚的缝隙照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点。“等攒够了钱,就换个大点的棚子,再支个炸油条的锅,好多工人都说想吃油条呢。”她的语气里带着点憧憬,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nbsp陈景辰听着,心里有点发酸。他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是这样为了孩子操持,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他往妇人的竹筐里看了看,小米辣已经下去了小半筐,想来买的工人不少。“您这小米辣拌米线,比城里饭馆的还香,肯定能攒够钱换大棚子。”他说得认真,眼睛亮亮的。
    nbsp妇人被夸得笑了,露出两排整齐的牙:“借你吉言。你们慢吃,不够辣再添。”她转身去招呼刚过来的两个工人,声音依旧带着点四川腔的上扬。
    nbsp黄文斌碰了碰陈景辰的胳膊,朝那两个工人的方向努了努嘴:“那不是架子工老王吗?昨天还说想吃辣的,今天就找着地方了。”陈景辰看过去,老王正搓着手等米线,脸上的笑容憨厚得很。
    nbsp两碗米线很快见了底,汤底都被陈景辰喝了个干净,辣得他直吸气,却觉得浑身舒坦。黄文斌去付钱,妇人摆手说:“两碗十二块,给十块就行,看你们是实在人。”黄文斌硬把十二块塞给她:“该多少是多少,您这手艺值这个价。”
    nbsp两人走出棚子时,太阳已经升高了,雾彻底散了,天空蓝得像块洗过的布。遮雨棚在阳光下泛着白,“卖早点”三个歪歪扭扭的字显得格外醒目。妇人正给老王端米线,老王接过碗时说了句“谢谢大姐”,声音洪亮得很。
    nbsp“这米线吃得,比预想的强多了。”黄文斌拍了拍肚子,电动车的“突突”声又响了起来。陈景辰回头望了眼那简易棚子,炊烟在阳光下笔直地往上飘,小米辣的香气还在鼻尖萦绕。“是啊,”他轻声说,“有时候最实在的味道,就藏在这不起眼的地方。”
    nbsp两人往工地的方向走,晨露已经干了,路上的碎煤渣被阳光晒得发烫。远处的塔吊开始转动,工地上渐渐响起了机器的轰鸣,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但陈景辰总觉得,刚才那碗小米辣米线的香气,会跟着他一整天,暖烘烘的,像故乡灶台上的热粥,熨帖着在外奔波的胃,也熨帖着那颗时常牵挂着家的心。
    喜欢。

第421章 “绝味”的早点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