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茶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照着这姿势捏,让坞里的孩子也能瞧个新鲜!”道长则凑过来看古卷上新添的字迹,手指抚过“岁岁相逢皆欢喜”,笑着说:“观里的记载终于有了活气,往后这卷就是桃溪坞与姑苏的‘灵脉契书了。”
nbsp夜里,我们把太湖银鱼和芡实煮成鲜粥,拌着周阿婆送的白露茶渣,竟熬出股清润的茶香。孩子们围着灶台,你一勺我一勺地抢着喝,小豆子边喝边说:“明年要带阿海哥哥尝尝桃溪坞的粥,让他知道咱们这儿的秋味也甜!”青禾听了,立刻掏出桃花笺,画了碗冒着热气的粥,旁注“桃溪坞粥暖,盼明年共尝”,苏桃用剑穗裹着笺纸,借着夜色里的灵脉光,又往太湖方向送了封“秋安信”。
nbsp转眼到了霜降,老桃树下的灵脉洲茶苗突然抽了新枝,枝桠上竟结出串淡绿色的花苞——是竹灵脉的气息!林欢蹲在茶苗旁,用松灵脉的木尺量了量,惊喜地说:“这苗长得比普通茶树快三倍,灵脉洲的灵气竟跟着茶种传过来了!”青禾赶紧把花苞的样子画进图鉴,刚落笔,花苞就轻轻晃了晃,飘出缕绿光,落在纸上,给花苞添了圈光边,像在“认可”她的画。
nbsp冬至那天,灵脉图鉴突然发烫,翻开一看,苏州页上多了层薄霜——霜花里藏着行淡白字,是松灵脉的笔迹:“苏州雪落,酒坛已裹棉,茶苗已覆草,待春醒。”旁边还映着幅小画:甪直阿婆的院子里,酒坛外裹着厚厚的棉絮,周阿婆的茶园里,茶苗上盖着松针编的草帘,阿福伯的渔网上挂着避寒的灵脉符。“苏州的朋友们在给我们报平安!”青禾赶紧找来炭笔,在霜花旁画了棵裹着雪的老桃树,树下摆着碗热粥,“让他们知道桃溪坞也暖着,等开春就能再聚。”
nbsp开春后,我们开始为茶苗做准备。林欢用灵脉罗盘测了测,发现茶苗周围的灵脉气息越来越浓,便用松灵脉的木片做了个圆形围栏,刻上全界灵脉的迷你符号,“这样能把灵气聚在苗周围,秋天开花时定能更香。”我则学着周阿婆的法子,在围栏旁种了几株薄荷,薄荷的清香气混着茶香,连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有次小豆子的娘来借东西,闻着香气说:“这味道像极了去年你们带回来的白露茶,等开花了,能不能摘点泡着喝?”青禾立刻点头:“到时候请大家都来尝,这是灵脉洲的茶!”
nbsp夏末的风刚带起桂花香,孩子们就开始天天往老桃树下跑,数着茶苗的花苞。小豆子还做了个“倒计时木牌”,每天早上刻一道痕,说要算着日子等去苏州;阿丫则缝了新的布偶,这次是照着灵脉茶苗的样子做的,布偶手里捧着片绣的茶叶,“要送给周阿婆,让她看看咱们的茶苗长得多好!”
nbsp出发去苏州的前一天,灵脉洲的茶苗突然开了花——淡绿色的花瓣裹着灵脉光,香气飘满了整个桃溪坞。我们小心翼翼地摘了几朵,放进瓷瓶里,青禾说要带去给苏州的灵脉看:“让它们知道,从灵脉洲带回来的茶种,在桃溪坞也能开花!”道长特意来送了袋松针粉,“撒在茶苗的土上,等咱们回来,就能结茶籽了,明年就能种新的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船再次驶进太湖时,贝灵脉的蓝光比往年更盛,竟在水面映出“欢迎”两个光字。阿福伯早就撑着新船在码头等,船舷上刷着层新的灵脉漆,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今年这船能抗更大的风浪,灵脉洲再远也能稳稳到!”周阿婆和甪直阿婆也来了,手里提着竹篮——周阿婆的篮里装着刚炒的白露茶,甪直阿婆的篮里是裹着松针的米酒坛,“今年的酒加了灵脉洲的露水,比去年更甜!”
nbsp孩子们一见到阿婆们,立刻围上去,小豆子举着倒计时木牌:“阿婆你看!我们数着日子来的!”阿丫则把新布偶递过去,“这是桃溪坞的茶苗布偶,送给您!”阿婆们笑得合不拢嘴,甪直阿婆掏出块绣着茶苗的帕子,递给青禾:“我照着你们去年说的说的样子绣的,以后给茶苗浇水时,用它擦手正好。”
nbsp往灵脉洲去的路上,船行得格外顺。贝灵脉的蓝光引着我们避开暗礁,菊灵脉的淡黄光时不时飘来几片花瓣,落在茶苗的瓷瓶里,让花香更浓。快到洲时,孩子们突然喊起来:“看!老槐树!”远处的老槐树上,我们去年挂的小木牌还在发光,旁边竟多了串灵脉光编的风铃,风一吹就发出“叮铃”声,像在唱欢迎的歌。
nbsp登洲后,青禾赶紧把瓷瓶里的茶苗花放在老槐树下,花瓣刚碰到地面,就被灵脉光托了起来,绕着槐树转了三圈,最后落在我们送的纸船旁,像在给纸船添装饰。苏桃展开古卷,刚放在树下,卷尾就自动浮现出新的字迹:“桃溪坞茶苗花开,灵脉洲添新香,记于白露姑苏年。”道长要是在这儿,定会说这是“灵脉与人间的双向奔赴”。
nbsp我们坐在槐树下,泡上周阿婆的新茶,加了点灵脉洲的露水,茶香里混着茶苗花的淡香,格外清润。孩子们在芦苇荡里追着银鱼跑,阿海则教他们用灵脉光编小篮子——编好的篮子竟能浮在水面,银鱼还会主动游进去,像是在“送礼物”。青禾把这一切都画进灵脉图鉴,连风吹芦苇的弧度、光篮子里的银鱼数量,都细细描了出来,生怕漏了半点热闹。
nbsp离开灵脉洲时,贝灵脉的蓝光又送了我们很远。孩子们趴在船舷边,对着洲上喊:“明年我们带茶籽来种!”直到灵脉洲变成远处的光点,青禾才把图鉴抱在怀里,小声说:“明年茶籽发芽,灵脉洲就有桃溪坞的茶苗了。”
nbsp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带着孩子们去禹王庙赶庙会——今年的戏台旁多了个“灵脉糖人摊”,老摊主特意从桃溪坞赶来,捏着灵脉舞姿势的糖人,引得苏州的孩子围满了摊位;去东山采茶时,周阿婆特意留了片“亲子茶园”,让孩子们跟着茶农学采茶,小豆子采的第一片茶叶,还被周阿婆用松针串起来,做成了小挂坠;去甪直喝米酒时,阿婆的院子里搭了新的竹架,挂满了孩子们画的灵脉图,风一吹,图纸哗啦啦响,像在说悄悄话。
nbsp离开苏州那天,阿福伯给我们装了袋新采的茶籽,“这是东山茶与灵脉洲灵气混育的,种在桃溪坞,定能长出好茶树;”周阿婆则送了块茶饼,“用今年的新茶压的,冬天煮茶时掰一块,暖得很;”甪直阿婆抱来坛“双露酒”,“加了白露和灵脉洲的露水,明年开坛,要记得喊我。”
nbsp船驶在太湖上,青禾把茶籽、茶饼、酒坛的样子都画进图鉴,最后在页脚写了行小字:“苏州的秋,藏在灵脉的光里,藏在朋友的惦念里,藏在年年岁岁的约定里。”苏桃把剑穗放在书页上,剑上的灵光轻轻覆住字迹,像在给这份记忆“封藏”暖意。
nbsp我摸了摸胸口的桃灵脉玉佩,上面沾着灵脉洲的花香、太湖的水汽、米酒的甜香,还有孩子们的笑声。看着远处渐渐模糊的苏州岸,突然明白:白露从不是单一的节气,是灵脉与人间的羁绊,是跨越山海的约定,是这本灵脉图鉴里,永远写不完的温暖故事。而明年,我们会带着新的茶籽、新的期待,再来赴这场与姑苏的约,让这份暖,在岁月里永远延续。
喜欢。
第419章 茶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