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落土的星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 病床上的志愿规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得及换,就冲进病房:“楚哥!我听说你们在搞‘乡村教育互助社?算我一个!我可以教农村娃打篮球,用‘篮球物理帮他们记单词,还能组织校园运动会,让他们既锻炼身体又爱上学习!”
    nbsp楚运欢笑着点头:“当然算你一个!以后咱们四个就是‘博川师范乡村教育小分队,回村教书时,互相帮忙,把乡镇中学的教学搞活。”王强立刻掏出手机,建了个微信群,名字就叫“玉米地教育小分队”,把楚运欢、吴文娇、赵晓慧都拉了进来,还特意把张大山设为“荣誉顾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下午,李老师提着水果来看楚运欢,看到四张志愿表,眼里满是欣慰:“真没想到你们四个都选了博川师范定向培养,当年我就是走的这条路,现在看到你们也想回农村教书,真的很开心。”她从包里掏出本旧相册,里面是她刚参加工作时的照片——站在乡村中学的玉米地旁,身边围着一群举着锄头的学生,“这是我第一次带学生搞‘农具物理实践时拍的,现在传给你们,希望你们能把这种教学方法传承下去。”
    nbsp楚运欢接过相册,照片上的玉米地和他家的一模一样,学生们的笑脸格外真诚。他突然觉得,自己选择的路是对的——农村的孩子需要能听懂他们说话、能用他们熟悉的事物讲课的老师,而他和伙伴们,正是最适合的人。
    nbsp出院那天,楚运欢刚收拾好东西,就听见病房外传来热闹的声音。推开门一看,吴文娇、王强、赵晓慧正站在走廊里,赵晓慧举着张大大的漫画海报,上面画着四个nbspQ版小人站在博川师范门口,手里举着玉米叶、语文书、篮球、画笔,标题写着“欢迎楚哥归队,一起等查分!”;王强背着楚运欢的志愿填报资料,肩膀上还挂着个玉米叶编的小篮子,是张大山早上特意送来的;吴文娇则提着个保温桶,里面装着张阿姨刚煮的红糖发糕。
    nbsp“楚哥,咱们回家!”三人异口同声地喊,声音里满是期待。楚运欢笑着走过去,接过王强手里的资料袋,摸了摸口袋里的玉米叶书签——是张大山连夜编的,叶脉清晰,还带着淡淡的玉米香。
    nbsp走出医院大门,阳光正好,楚运欢抬头看向远处的玉米地,突然觉得心里格外踏实。他知道,查分的日子越来越近,志愿填报也即将结束,但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博川师范的校园里,在乡村中学的课堂上,在每一片需要他们的土地上,他们都会带着玉米地的韧劲,带着复课班的温暖,把知识和希望传递给更多农村孩子。
    nbsp张大山骑着三轮车跟在后面,车斗里装着楚运欢的行李,还有一袋刚摘的玉米。他看着四个少年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些娃们就像地里的玉米苗,虽然经历过风雨,却总能扎根生长,朝着阳光的方向,越长越壮。而他,愿意做那个帮他们浇水、施肥的人,看着他们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农村娃遮风挡雨。
    nbsp回到村口时,不少村民都站在路边迎接楚运欢。王婶递来一篮鸡蛋:“楚娃,好好养身体,等你考上大学,婶给你做鸡蛋羹吃。”李爷爷拄着拐杖,手里拿着本旧字典:“娃,要是教书缺资料,就来爷爷这里拿,爷爷年轻时也是教书的,知道农村娃不容易。”
    nbsp楚运欢看着眼前的乡亲们,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他举起手里的志愿表,笑着说:“谢谢大家!等我从博川师范毕业,就回来教咱们村的娃,用玉米地讲物理,用家乡的故事教语文,让他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nbsp乡亲们的掌声响彻村口,阳光洒在每个人的笑脸上,洒在远处的玉米地上,像撒了层金粉。楚运欢知道,不管查分结果如何,不管未来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伙伴的陪伴,有乡亲的支持,有玉米地的守护,这些温暖的力量,会陪着他和伙伴们,在乡村教育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让更多农村娃的梦想,从土地里生根发芽,朝着阳光,茁壮成长。
    nbsp而此时的博川师范校园里,周教授正看着赵晓慧发来的“乡村美术教学计划”,笑着点头。他拿起电话,给李老师打过去:“你教出来的学生很有想法,等他们入学,我亲自带他们搞乡村教育实践,让博川师范的‘农村教育传统,在他们身上继续发光发热。”
    nbsp挂了电话,李老师看着窗外的玉米地,突然笑了——她仿佛看到了几年后,楚运欢带着学生在玉米地讲物理,吴文娇在教室讲复课班的故事,王强带着孩子们打篮球,赵晓慧教他们用玉米叶做手工画。这些画面,就像玉米地的希望,温暖而明亮,在乡村的土地上,慢慢绽放。
    喜欢。

第一百零七章 病床上的志愿规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