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万大山:1840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4章 支援其他战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几年,粤西地区包括琼州和香港澳门的岸防炮台基本已经建设完毕,相对较弱的就是清廷的区域。
    nbsp清廷自己的工艺造的岸防大炮还是老式的铁弹丸炮弹,但铸造工艺在“丰南号”的技术输入下提升很多,较以往威力提升很多。在广州和厦门都设置了不少炮台,这些火炮都是后来清廷铸造的,多少管些用处。
    nbsp为了弥补不足,“丰南号”运送了一些重量较轻的100口径的岸防炮运送过去。
    nbsp由于当初并没有考虑云南的航线,这一片航线没有绘制,也没有建设机场。螺旋桨飞式的飞机航程并不能支持从防城起飞到云南的作战半径,只有在昆明和大理建设机场,同时绘制航线。
    nbsp外西北虽然机场节点布置完毕,包括伊犁的机场都已经建设,但航线并不算完善,这就需要飞行员的勇气,按照地图观察地面参照物来飞。而且最大的难度在于飞越天山,此时的北疆温度依然很低,飞机容易结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nbsp所以,支援西北的空军正在大胆的逐步试探,每飞行成熟一个机场,便开始运输炸弹过去储备。西北遥远,依靠陆路和水路运输炸弹耗费时日,而且,天山还未解冻可以翻越,只能依靠飞机带过去。
    nbsp目前定型生产的都是战斗机,载荷都不大,可以说,只能依靠蚂蚁搬家的方式来。
    nbsp外西北原本驻军10万人,幸好为了预防山西大旱,去年在山西大规模征兵迁移到外西北,虽然进展不达预期,在天山封路之前,还是迁移进去了4万士兵。
    nbsp14万对上沙俄的20万士兵,左宗棠勉强能够抵抗。今时不同往日,沙俄的武器装备也得到了升级,战斗力得到提升,清军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已经明显缩小。
    nbsp仍在严寒中的外西北,左宗棠一边用油脂涂着手上的冻疮,一边看着地图,听着战报。这段时间的攻防战,感觉沙俄的军力不是像当初的10万多,可能会更多。
    nbsp天山还未开封,内地兵力的支援暂时是不可能,只有以杀止杀。移民中成年男子也开始组织起来训练使用枪支了,女性也发动起来,除了一些后勤事务之外,还要每天利用短暂的暖和的时间构筑工事。
    nbsp在东北和外西北的这些年,左宗棠知道,沙俄人和那些哥萨克不是魔鬼,他们也怕死,你越强他们才越怕。现在唯一给左宗棠信心的就是那些从生死边缘活到现在的湘军、淮军老兵,还有仓库里的弹药储备。
    nbsp他没有选择,也没有退路,外西北的几十万人也没有退路,输了就是死亡和奴役。只有坚持,坚持到天山开封,内地的支援能够到来。
    nbsp李九生登陆烟台之后,在逃难到烟台的老百姓口中和清军描述中知道了日本人在山东半岛的暴行,才知道临行前田虎交代“不留俘虏”的深意。这些人可以说是畜生或者说是没有开化之人。
    nbsp此时,日军东部战线已经占领南到海阳,北到龙口,西部南到日照,北到潍坊城外,还在乡间不断的蚕食土地推进。
    nbsp在李九生部到达前

第564章 支援其他战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