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真神降临,周宣王才是制度的发明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唐,
nbsp那些科举出身的文官,也正在跟程咬金等人争论。
nbsp他们也在质疑征兵制。
nbsp“让兵役扩大到每一个人,而人家民军制,却只让兵役成为贵族的义务。”
nbsp“这就是一种爱民的体现啊!”
nbsp你们可真是颠倒黑白,
nbsp程咬金很想骂他们,但却无法说出一个能够让人信服的理由,他很羡慕魏征的嘴。
nbsp..........
nbsp陈勇看着弹幕中的争论,轻轻的摇了摇头。
nbsp【这就是多学科思维的用处了。】
nbsp【到底是兵役扩大到每一个人,还是兵役只在少数人之中流转,哪一个更爱民呢?】
nbsp【其实你换一种思维,用数学平均法,或者用物理学科的压力和压强的关系,你基本上就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nbsp【可以说,这就是小学生的数学应用题。】
nbsp【兵役就跟工程一样,他有一个总工程量,咱们把所有战争服役人员的兵役总时长加起来,就会有一个兵役总量,
nbsp就会得到一道小学生的题目:
nbsp假设这个总时长为1万天。
nbsp现在有两种服役方案。
nbsp方案1.让100人服役。
nbsp方案2.让1000人服役。
nbsp请问,那个方案服役的时间少?】
nbsp【解答:
nbsp如果只向100人征收兵役。
nbsp那么,兵役的强度,就是1万除以100,等于100天,也就是说,没人得服役100天,才有战争的需求。
nbsp但如果把兵役扩大到1000人,服兵役的强度就是1万除以1000,等于10天。
nbsp也就是说,没人只需要承担10天的兵役,就可以达到战争的需求。
nbsp这两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你就可以看出,随着服兵役的人数暴增,每一个人服役的时间就会暴跌。
nbsp这就是姬仇设置这种兵役制度的底层逻辑。】
nbsp【所以古代的兵役,绝对是普及的人数越多越好,征兵役基数的越多越多,平均到每一个之后,服兵役的时长就越来越少!】
nbsp【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王朝会把人口滋生,当成一个重要指标来看。】
nbsp【人口越多,就代表着能服兵役的人口基数越多,服兵役的人数多了,百姓的负担减少了,而军队的质量还能更高。】
nbsp【反之,一个王朝的人口数量非常少,那么他的兵役只会越来越重,这个例子你可以参照现在的棒子国,甚至是萨瓦迪卡,他们服兵役就是一场噩梦。
nbsp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少。】
nbsp【甚至服兵役需要靠抽签,现场给你演绎一场是综艺效果。】
nbsp【所以呢,很多看似不合理的东西,其实呢,是古人经过了社会实践之后,选择的最优解。】
nbsp【你笑晋文侯姬仇不懂兵役,人家笑你不懂算术。】
nbsp(哎,这道题,最多就是小学三年级,不能再多了。)
nbsp(这就是多学科思维的好处,一下子就把我以前想不通的问题给整明白了。)
nbsp(我就说嘛,姬仇这么聪明,它的改革方向怎么可能是错的?)
nbsp(你一说萨瓦迪卡我就有画面感了,以前不太了解,为什么他们的兵役会那么痛苦,原来是人少的原因。)
nbsp(棒子国也一样,之前听说他们的当红明星在事业的巅峰,突然要去服兵役了,我就很奇怪,我们想要当兵还得要身体素质达标才行,感情兵役和人口基数还挂钩呢,棒子国是每一个都要付兵役啊!)
nbsp(人口大国的优势原来这么来的。)
nbsp(突然就有种自豪感了,有没有?)
nbsp(看博主的视频真能长见识,让我以前想不通的问题豁然开朗。)
nbsp.............
nbsp大明,
nbsp嘉靖皇帝哈哈大笑,人家博主说的比他更通俗易懂,他对着徐阶等人说:
nbsp“你们自认为是咱们大明的有识之士,可一个小小的兵役问题,竟然都没有后世随便一个人想得明白,可笑啊可笑!”
nbsp去你娘的无量天尊!
nbsp那能叫随便一个人吗?这主播明显就是专业的。
nbsp文臣心里疯狂吐槽。
nbsp海瑞在一旁也是长了见识,用算学的思维,竟然可以解释兵役到底是向部分人征收好,还是向全部人征收好。
nbsp这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
nbsp精彩!
nbsp徐阶现在眼睛都要冒火了,嘉靖都快死了,还要这么蹦哒,这合适吗?
nbsp他给文臣们使了个颜色,既然嘉靖决定撕破脸,那他们就要把嘉靖踩进泥里去。
nbsp任何违反儒家史观的人,违反儒家史观的解释,都绝对不允许存在,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nbsp于是有人心领神会,话头一转:
nbsp“我承认征兵制的确比民军制度要先进,但这跟晋文侯姬仇有什么关系呢?”
nbsp“三军六卿制,真正确定是在晋
第326章 真神降临,周宣王才是制度的发明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