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6章 议论纷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昖去世,朝廷派遣礼部侍郎前去吊唁,这件事情,不出两日便传遍了京师的官场中。
    nbsp几个穿着绯色官袍的主事却顾不上踩碎落叶,扎堆在影壁墙后低声议论,声音里裹着压不住的惊惶。
    nbsp“刚从那边递来的急报,朝鲜国王李昖……没了。”
    nbsp“怎么没的?上个月不是还递了国书,道贺大明战胜倭国吗?”
    nbsp“谁知道呢,听说是暴毙。可这节骨眼上暴毙,难免让人多想……”
    nbsp“多想什么?还能是李成梁那老匹夫动的手?”有人压低了声音,却故意让周围人都听见。
    nbsp这话一出,影壁墙后的议论声瞬间炸了锅。
    nbsp有摇头不信的,有连连附和的,还有人急得直搓手,说这要是真的,那可是大事啊。
    nbsp朝鲜李昖的死,在这个关头,显得多少有些奇怪。
    nbsp官员们也议论颇多。
    nbsp实际上,李成梁在北京城虽然做了好几年的国公,但名声一直不好,不过,人家也没有冤枉他半分,名声不好,自作自受,若是好了,才不公平。
    nbsp对于这种非议,朱翊钧多少得知一些,但并未过问。
    nbsp直到暮色四合,申时行府邸的书房里还亮着灯。
    nbsp年过五十的首辅坐在紫檀木椅上,鬓角的白发在烛火下泛着微光。
    nbsp他四十岁入阁,如今已稳坐首辅之位十余年,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意,可今晚那双眼睛里却没了半分暖意。
    nbsp书房下首坐着七八个官员,有户部的,礼部,兵部,都察院的,个个都正襟危坐,却掩不住神色里的紧张。
    nbsp“阁老,外面都传,朝鲜国王李昖之死与李成梁脱不了干系。先帝在时,他在辽东拥兵自重,现在得封国公,连藩属国王都敢动,这已是不臣之心啊!”
    nbsp“依我之见,该即刻请旨,将他调回北京任职,削了他的兵权,就算不问罪,也得让他离,朝鲜,辽东远些。”
    nbsp“调回来?”旁边的都察院御史立刻接话,语气更硬,“若真是他擅杀藩王,那是死罪……”
    nbsp“话不能这么说,李成梁确实有大功,若是真把他问罪了,难免寒了功臣之心吗,一个朝鲜的藩王,死了也就死了,咱们不能因为一个朝鲜的国王,去调查咱们大明朝的国公,不过,狼虽老,但牙依然锋利,依我看,调回北京闲置着就好,别闹得太大,免得伤了边军的心……”
    nbsp此时在申时行身边的这些官员,都是他在朝中的门生故吏,当首辅十几年了,身边没有团团伙伙的,可是一点事也干不成的。
    nbsp因为这些人平日走的都非常近,头上又全都挂着一个共同的头衔,尊师申时行。
    nbsp所以,他们这个时候说的话,还是比较露骨的。
    nbsp有人主张严惩,有人主张安抚,七嘴八舌地争了半天。
    nbsp申时行缓缓睁开眼,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了敲。
    nbsp书房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烛火燃烧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nbsp“诸位,”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之话,只在这书房里说。谁若是敢把半个字漏出去,本官绝不饶他。”
    nbsp官员们都是一愣,随即纷纷站起身,拱手道:“不敢。”
    nbsp“陛下已经遣了礼部侍郎去朝鲜吊唁,”申时行接着说,“李昖是怎么死的,眼下不是最要紧的事。你们先想想,朝鲜欠我大明有了多少银子。”
    nbsp这话让众人都愣住了。
    nbsp

第1036章 议论纷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