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研究压力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研究员们闻声也全都围拢过来。
    nbsp王广安惊叹道:“柱子,你的这台机器就这么迅速完工了?进展得也太快了些。
    nbsp难道在过程中完全没有碰到技术难题么?”
    nbsp何雨柱笑着答道:“怎么可能会没有困难,可只要出现障碍就要想方设法克服嘛。
    nbsp我的脑袋都想破了,才把这些困难给解决掉。
    nbsp加上之前做了好多物件,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这次制造起来也就顺遂很多了。”
    nbsp柳成业满心敬佩地道:“柱子,你果然是个天才。
    nbsp我们也动足了脑筋,但在技术关卡上还是遇到重重阻力无法攻破。
    nbsp你能否传授一些经验给我们呢?这样我们也好学习一下。”
    nbsp所有人听到此言都满怀期待地看着何雨柱,很想知晓他为什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成功制成机器。
    nbsp何雨柱笑道:“我觉得,做机器最难的地方并不在实际制造的过程中,而是发明设计的部分。”
    nbsp接着何雨柱补充说:“如果你手头已经有了详尽的设计图,那么你应该能把机器造出来吧?”
    nbsp王广安点头说:“如果不是过于复杂,普通机器按照详细数据应该都是可以完成制造的,因为有精确的数据参考,按部就班去做即可。”
    nbsp何雨柱点点头接着讲道:“所以说,造机器最具挑战的就是创造力和想象力。
    nbsp首先要明确要造何种机器,它的主要用途为何?也就是搞清研发目标。
    nbsp再者就是要深入剖析产品的各项参数与生产工艺......”
    nbsp何雨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制造机器的心得体会全盘分享:“在技术难题前需要反复试验,灵活调整思维方向,这样总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nbsp听完这一通讲解后,这些研究员都获益良多。
    nbsp有人还拿出了纸笔,忙着记录,生怕遗漏任何要点。
    nbsp他们发现尽管何雨柱年纪轻轻,然而他对机械的理解丝毫不逊于他们在座的老资格研究员。
    nbsp面对各种提问,何雨柱也是逐一作了解答。
    nbsp许多技术瓶颈上的困惑随之迎刃而解。
    nbsp王广安感激地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今天听你这一讲真是解决了我的心头大患。
    nbsp一些先前怎么也想不通的环节,此刻思路变得非常清晰了。
    nbsp我要赶紧回去试试新想法可行性!”
    nbsp随即匆忙离开。
    nbsp柳成业兴奋地道:“啊,我清楚了,我全都明白了。”
    nbsp哈哈,总算搞清楚困扰我的症结了。
    nbsp雨柱,你这一解释真是太及时了,这个难题我可纠结好久。
    nbsp听完雨柱的分析,总算有思路了。
    nbsp好,先告辞了。”
    nbsp那人转身离开。
    nbsp其他人也纷纷有所领会,对何雨柱表达谢意。
    nbsp“雨柱真是辛苦了,解开了我的疑惑。”
    nbsp“年纪轻轻就有这般学识,怕是不少教授都比不上。”
    nbsp“依你的本事,早该毕业了!”
    nbsp“获益匪浅,由衷感谢!”
    nbsp大领导看着这一幕感到震撼。
    nbsp这些搞科研的人向来自视甚高,对自己钻研的一套理论无比坚持。
    nbsp能让他们齐声赞叹的何雨柱,年仅17岁竟有这样的学识积淀!他心里盘算,何雨柱一毕业就一定要将他招揽到工业部来,就算是破格录用也

第105章 研究压力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