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9章 望父进步!家族兴旺吾辈责![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拼命?”
    nbsp赵瑞龙看着窗外,呵呵一笑。
    nbsp“唯利是图,往往也贪生怕死。”
    nbsp“拼命?拼什么命?要是把命拼没了,还怎么挣钱?还怎么享受?”
    nbsp“而且远的不说,就说今年,从年初到现在,利用林城的矿难事故掀起反腐风暴,利用小错重罚的案子整顿机关作风。”
    nbsp“再加上持续不断的,推动国营企业改革,你说我们父子俩,动了多少人的蛋糕?有的人连乌纱帽都弄丢了,可他们拼命了吗?”
    nbsp陆亦可愕然一愣。
    nbsp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nbsp利益受损,必然心生不满。
    nbsp但有多少人,敢于奋起反抗?
    nbsp他们又有什么理由和实力反抗?
    nbsp且不说赵立春,贵为汉东省一把手。
    nbsp封疆大吏般的存在,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找他拼命?
    nbsp就算真气疯了,不想活了。
    nbsp可赵立春的行踪,又岂能是一般人能知道的?
    nbsp最关键的是,每一次行动,都是师出有名。
    nbsp要么是依照法律,进行反腐倡廉和深化改革。
    nbsp要么是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一边。
    nbsp如此一来。
    nbsp国人做事,一向讲究有理有据。
    nbsp就算是泼妇骂街,也得让自己冠冕堂皇。
    nbsp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试问还怎么拼命?
    nbsp而如今。
    nbsp医疗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弊端显现。
    nbsp医院自负盈亏变得唯利是图,导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nbsp既然都已经引发民怨,甚至很多人不满。
    nbsp那么作为高质量经济发展试点的汉东省,进行新一轮医疗改革尝试,又有什么错?
    nbsp老百姓必然支持,政策上也允许。
    nbsp真要有人因为新医改而利益受损,那也只是一小部分人。
    nbsp一小撮人利益受损了,难道还能跳出来,跟人民群众作对?
    nbsp“行吧,既然拼命的问题不存在了,那就考虑好如何医改,要改就尽量改好一点!”
    nbsp赵瑞龙淡淡一笑。
    nbsp“核心思想和大致原则提出来后,具体怎么改,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弄呗!”
    nbsp“你要相信,庞大的医疗系统内,总有一心为民之人,也有愿意立功进步的人。”
    nbsp“再加上上一轮的医改,有人得到了好处,也必然有人吃亏,新一轮的医改来了,他们又怎么可能还忍气吞声?”
    nbsp“就像你们反贪局里,勤勤恳恳做事,却始终得不到提升进步的人,改革会让他们有出头机会,你说他们会支持吗?”
    nbsp陆亦可咯咯笑道:“那他们肯定恨不得拼命啊!”
    nbsp赵瑞龙收回视线,扭头看向陆亦可。
    nbsp“不过,从古至今,往往危机才最能倒逼改革!”
    nbsp“要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最好的时机,便是民怨滔天。”
    nbsp“在这个时候出手,顺应民心民意,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阻力也最小。”
    nbsp陆亦可皱眉问道:“你的意思是?”
    nbsp赵瑞龙不苟言笑的说道:
    nbsp“新医改是很有必要,但相关的政策措施,需要时间反复斟酌、认真推敲。”
    nbsp“而且在推行新医改之前,咱们也需要时间,进行一轮深入广泛的舆论造势。”
    nbsp“比如利用新闻媒体,聚焦紧张的医患关系、揭露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激起人们的不满。”
    nbsp“只有让更多人关注医疗行业,对行业现状深感不满,甚至怨气冲天,人民群众才能积极踊跃的支持新一轮医改!”
    nbsp“就像林城的矿难事故,其实在此之前,早就不止一次发生,要彻底清洗当地存在多年的黑色利益链,那不就得引发全民关注、举国震怒?”
    nbsp陆亦可默默看着赵瑞龙。
    nbsp瞬间觉得,赵瑞龙没有从政,真是太可惜了。
    nbsp能懂得顺势而为、借题发挥和借力打力之人,已经少之又少。
    nbsp而懂得审时度势、整合资源和发动群众之人,更是不可多得。
    nbsp“盯着我干嘛?”
    nbsp“我脸上有脏东西吗?”
    nbsp赵瑞龙打趣笑问道。
    nbsp“没有!”
    nbsp陆亦可微微摇头。
    nbsp“我是突然觉得,你比我想象中的更聪明,没能从政,真是可惜了。”
    nbsp赵瑞龙不以为意的笑道:“世间之大,比我聪明的人多了去,很多人不是没有好想法,他们只是没有实力付诸实践罢了。”
    nbsp“你想想,如果我爸不是汉东一把手,没有在汉东深耕多年、根基深厚,没有你们陆家、吴家和高家支持,有想法又有啥用?”
    nbsp陆亦可扑哧一笑。
    nbsp“这倒也是。”
    nbsp“想做成一件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nbsp“而如果咱们汉东省,新医改能成功,那么对你爸来说,就又是大功一件。”
    nbsp赵瑞龙冷眼斜瞥。
    nbsp“别老是你爸你爸的。”
    nbsp“虽然咱俩不登记结婚,但孩子都有了,我爸不就是你爸?”
    nbsp“都是一家人了,我爸的事,也是你的事,所以让咱爸进步,你我都责无旁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陆亦可讪笑道:“我这不是为了方便区分身份吗?不然统称咱爸,很容易就混淆,不知道在说谁。”
    nbsp“不过你刚才的话,倒是提醒我了,既然让父亲进步,你我都责无旁贷,你爸现在进步希望极大,而我爸呢?”
    nbsp赵瑞龙眉头紧锁。
    nbsp“你爸如今不是在负责军民融合发展吗?”
    nbsp“等做出了成绩,何愁不能中将升上将?”
    nbsp陆亦可叹息道:“问题就在于,想出成绩真不容易啊!”
    nbsp“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不管是研制军用品,还是民用品,都太耗时耗力。”
    nbsp“而且越先进越庞大的武器装备,研发试验周期就越长,像什么新一代战斗机、运输机、驱逐舰等等,动辄就要好几年。”
    nbsp“即便是让军工企业,参与民用品的研制,你看新能源汽车、卫星导航系统、先进电子元器件等等,想出成果也不容易!”
    nbsp赵瑞龙默默点头。
    nbsp知道陆亦可,也是替她父亲着急了啊!
    nbsp都说体制中进步难,在军队中想进步其实更难。
    nbsp从尉官到校官,再到将军……
    nbsp每往前一步,都十分艰难。
    nbsp尤其是越往上,晋升难度就越来越大。
    nbsp尉官和校官,还能凭学历、靠能力、熬资历,晋升起来相对容易。
    nbsp比如军校毕业,可能直接就是中尉上尉。
    nbsp要是学历足够高,属于高技能型人才,还能当少校中校。
    nbsp而要当将军……
    nbsp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nbsp战争年代,还能靠奋勇杀敌,积累战功晋升。
    nbsp可如今是和平年代,两军对峙都次数不多,哪有战功可立?
    nbsp想要进步,还能服众,最好的办法便是想办法做出重大贡献。
    nbsp比如在军队从机械化往信息化变革的大趋势下,在编制调整、装备建设、训练演练等领域有突出贡献。
    nbsp陆亦可的父亲陆长生,当年也是运气好,作为第一批部队,参与了反击作战,以较小的伤亡取得了出色战果。
    nbsp靠着出色的战功,并在陆军从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型中,做出了不小贡献,晋升到了中将,已经是相当不容易。
    nbsp还想更进一步,成上将……
    nbsp陆亦可显然担心,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还没搞好,她爸就已经超龄了。
    nbsp但问题是……
    nbsp现代战争,越来越高科技化,人海战术早就已经过时了。
&n

第299章 望父进步!家族兴旺吾辈责![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