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飞元真君万寿堂(十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发生在初七,在这之前赵文华并不在军中,随行的监军署官员也没有人禀报过任何关于两广的求援军情。
nbsp这些除了下官之外,胡宗宪总督、戚继光将军、以及军中的大小将校官员都可以证明。
nbsp至于赵文华监军有没有个人向俞大猷本人传递过军情消息,现在赵文华已死、确实是无从查证。至少目前为止下官携三法司并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证明的文书或记录。
nbsp而俞大猷在分兵驰援两广之前,也确实参与了围剿包括室町幕府大老足利佐为在内的日本八大明王一战,这些也有许多人可以证明。”
nbsp严嵩道:“关于这一战胡宗宪和陆太保那里都有详细的战报,俞大猷参与斩杀日本六大明王和百余位忍者倭寇,可谓是战果颇丰功劳卓着,功劳摆在那里、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nbsp既然最后的记录就只是到了监军署一级而非俞大猷本人手里,这贻误军机一罪,看起来确实是立不住。”
nbsp徐阶道:“阁老说的是,疑罪从无。单就此事来说,赵文华大人已经不在了,也确实没有证据证明是俞大猷扣留了军报故意拖延。
nbsp如果这一点无法证实,那么继而怀疑他是因为私通倭寇而误兵迟缓,也就更没有依据了。”
nbsp陆炳道:“我也这么认为,不知真人作何想法?”
nbsp只见飞元真人依然是一副好似入定的样子,没有直接做出回应,而是那位龙山道长俯身知会片刻后、由他说道:“真人以为,无论是不是有意拖延,两广的倭寇要剿,福建的倭寇也要剿。
nbsp这中间贻误的时间俞大猷也不是去闲逛了,而是在与另一波倭寇苦战。即便是他已经收到了军情,当时也未必能抽得开身。况且一旦他走了,两广能免于涂炭,那福建是不是却要遭殃了?
nbsp一码归一码,此事便是他有罪,也是应该酌情而论。”
nbsp严嵩道:“既如此,那鄢懋卿大人的这一道参劾就不能给俞大猷定罪了。说到底最后两广的倭寇也是被剿退了,虽然造成了一些损失,但不能全都归咎在俞大猷一个人的身上。
nbsp单论此条参劾、贻误军机和私通倭寇都不能成立,但俞大猷身为军事主官也负有一定责任。究其前失后劳、功过相抵,两广剿倭一战不予封赏、不予处罚。
nbsp其余麾下诸将若审查之后并无发现通倭迹象,便全部官复原职,并一律按照先前剿倭作战的各自功劳进行封赏。
nbsp徐阁老、陆太保,二位都没有异议吧?”
nbsp眼见徐阶和陆炳都表示附议,鄢懋卿的脸色甚是难看,他是武林八大家族之一鄢文锦的族兄,对俞大猷本就早有敌意。
nbsp这次鄢懋卿见风使舵推波助澜地参劾俞大猷,也是有严嵩和严世蕃的默许授意,他本以为自己给俞大猷罗织的罪名纵是不能要他的命也可扒他一层皮,结果却被对方轻而易举间就全部化解、自己反碰了一鼻子灰。
nbsp而且鄢懋卿搞不懂的是,看严嵩方才的态度,好像他也没有要针对俞大猷的意思,严世蕃更是从始至终一句话都没有说。
喜欢。
第三十九章 飞元真君万寿堂(十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