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道心须惟一(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pu.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玄天宗不出化神已有近两万年,但关于突破化神境的典籍还是有不少,都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存放之处,即在玄天宫。
nbsp张元敬自北域返归宗门,在玄天宫闭关修炼时,虽觉突破化神机会渺茫,所需时日也必无比漫长,但出于有备无患,还是把所有与化神有关的典籍翻阅了数遍。
nbsp若说明定自身道之变与不变,尚可由修士自己悟出,这使用神意的法门,却更依仗传承。
nbsp倒不是说修士不能摸索出来,而是法门有高低,前辈高人反复修正过的法门,总比修士初次探究的要好。
nbsp张元敬回想典籍,有一段话最是要紧——“神则无为,意则有为。神则无为无不为,意则有为有以为。神为意之神,意以神为真元,神主静也。意为神之意,神以意为正觉,意能动也。”
nbsp按此要诀,所谓神意,实有体用之分。既分体用,则属二物。然用因乎体,故又可以一物视之。nbsp故此,神须凝,要在致虚守静、不动念头,以无为守住泥丸,达至虚室生电之境,则于万籁俱寂中,必有真意动之,此意则为修士所持之道的具形,而可勾连天地意志。
nbsp玄天前辈有言:真意从静极而生,乃克成吾之妙用。
nbsp此也就是说,使用神意,最根本的法门便是“致虚极、守静笃”六个字。
nbsp参悟至此,张元敬不由地一怔——神意诸般妙用,与真言法的基础法门大有相似之处。真言法所为炼化欲念,实则便是要把杂乱的念头炼去,化而为一,再化有为无,达至一切皆空的境界。神意之动,也需以虚无为前提。
nbsp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内中尚有极大不同。在真言之法,达至虚无,乃以有为而成。在玄门道法,则以无为而成。
nbsp有为乃是意,但并无神主。唯有无为而为,虚实意动,方是神意。
nbsp那么,真言法炼化念头,所至虚无,又作何用?其之所得,表面看来乃是念力,但真正的目的是获取真言。而真言,又是道言的仿品,实则也是为了勾连大道,以实现自身持续之道的显化。
nbsp如此说来,真言法也罢,炼气化神也罢,殊途同归,只是一者有为,一者无为。
nbsp相比而言,以有为而致神意,较之以无为致神意,要更加容易。此意味着,后人只需跟从先人开辟的道路,即可一步步进阶,达至某种高妙的境界。那俊美僧人敢于给他开启一条金光大道,其底气就在这里。
nbsp不过,万事皆有利弊,福祸总是相依。有为之道虽然更易行走,却是他人之路,不论走到哪一步,皆是最先之人的附属,须得受制于其,前途也有定数。而无为之路,却是修士自行开辟,艰难自是艰难,但却有无限可能,前途更无止境。
nbsp思至此处,他的念头豁然开朗,也庆幸没有选择真言之法。虽则他承担重责,急于获得化神实力,但修行的进展、境关的勘破、境界的提升,不是权衡得失,不是利益交换,不是委曲求全,只能从道本身去探求。若自身之道不明不显,则交换所得利益,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暂时存之于身,随时可被夺去。
<
第1039章 道心须惟一(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